曹操:被忽略文学家身份,其文学与书法造诣

share
我们总说曹操是枭雄,是军事家,是政治家,却完全忽略了他的另一重身份,文学家。你还记得初中语文课本上曹操的那首诗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那一年,他北征乌桓,在得胜回师途中,路过海边,登山观海,诗兴大发,便有了这一首壮丽雄伟的观沧海。除了这首,相信这些诗句大家应该也都挺耳熟的,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还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赤壁之战的前夕,曹操在江水上饮酒设宴,他站立在船头,慷慨而歌。于是有了苏轼在前赤壁赋里说的诗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他不仅写自己的志向,还会把笔触伸向人民的苦难,写战乱下的人民铠甲啊,生几诗,万幸已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何时断人肠。写出征的将士,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不只是诗歌,在书法上曹操也颇有造诣。唐人书评夸他操书如金花细落,遍地玲珑,金玉纷辉,瑶光璀璨。只可惜相传目前我们唯一能看到曹操书法真迹,竟然只有两个字,衮雪。据说呢,这是曹操在争汉中时,看到褒河的水流汹涌十分壮观,于是在一块石头上即兴写了衮雪二字。别人提醒他滚啊,少了三点水,他却大笑说一河流水岂缺水乎,至今仍是美谈。当然肯定很多人会说他是乱世之奸臣,但抛开政治方面的争议,我们不可否认,曹操在文学上做出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他自己的成就,还在于因为他的重视和推动,建安文学才能得以勃兴。他建都邺城后,身边聚集了大量的名流学士,形成了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的邺下文人集团,推动了建安七子的文学活动,这样看来也算是大功一件了。
《探索曹操:文学与书法成就背后的传奇人生攻略》

在历史长河中,曹操常被视为枭雄、军事家与政治家,但其文学家身份却常被忽略。

曹操的诗歌,如《观沧海》,展现出壮阔意境。“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寥寥数语,大海的雄浑便跃然纸上。他的作品不仅抒发个人志向,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还关注人民苦难,“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尽显战乱残酷。

书法上,曹操也颇具造诣。唐人书评赞其书如金花细落,遍地玲珑,金玉纷辉,瑶光璀璨。虽仅存“衮雪”二字真迹,却留下佳话。当年曹操见褒河汹涌,挥笔写下“衮雪”,面对提醒,他笑言“一河流水岂缺水乎”。

曹操对建安文学贡献巨大。建都邺城后,他吸引众多名流学士,形成邺下文人集团,推动建安七子文学活动,功不可没。

抛开政治争议,曹操在文学领域的成就值得深入探究,为我们展现了其多元的一面。
曹操,文学家,观沧海,诗歌,书法,建安文学,邺下文人集团,衮雪,文学贡献,乱世奸臣
[Q]:曹操有哪些著名的诗歌?
[A]:曹操著名的诗歌有《观沧海》《对酒当歌》《龟虽寿》等。
[Q]:曹操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A]:唐人书评夸曹操操书如金花细落,遍地玲珑,金玉纷辉,瑶光璀璨。
[Q]:曹操的文学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
[A]:他不仅自己诗歌成就高,还推动了建安文学的勃兴,形成邺下文人集团。
[Q]:“衮雪”二字有什么故事?
[A]:曹操在争汉中时看到褒河水流壮观,即兴写了“衮雪”二字,面对少三点水的提醒,他笑说“一河流水岂缺水乎”。
[Q]:曹操写过反映人民苦难的诗吗?
[A]:有,如“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何时断人肠”。
[Q]:曹操的诗歌风格是怎样的?
[A]:有的壮阔雄浑,如《观沧海》;有的慷慨激昂,如《龟虽寿》等。
[Q]:邺下文人集团是怎么形成的?
[A]:曹操建都邺城后,身边聚集了大量名流学士,形成了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的邺下文人集团。
[Q]:曹操在政治上有哪些争议?
[A]:很多人认为他是乱世之奸臣,但也有人抛开此争议,肯定他在文学等方面的贡献。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