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再添一座东奥场馆——“冰坛”
“冰坛”位于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的两个新建冰上项目场馆之一,作为拥有我国第一块奥运标准冰壶训练场地的场馆,“冰坛”历时两年多的建设过程,实现了从蓝图到现实的跨越。目前,已进入验收阶段。
“冰坛”从外观上看造型优美,灰色珠光的墙体在阳光下闪耀出银白色的光芒,从高空俯瞰,就像一个冰壶的横剖面;从侧面看,外立面就像是短道速滑结束后,无暇的冰面出现的冰痕,故此取名“冰坛”,这个名字也寓意它是一座推广普及冰雪运动孕育相关项目最高经济水平的“冰雪圣坛”,过路的行人纷纷驻足欣赏。
冰坛的总建筑面积为3.32万平方米,总高度30.15米,共设有地上六层,地下一层(局部地下两层),包括两块符合国际赛事标准的标准冰场、科研教学用房、医疗康复用房、餐厅、运动员休息室等其他附属配套设施。外围的前面有金属铝板和玻璃幕墙组成,包含3800多块玻璃,6500多块铝板,其中异形铝板达到了铝板总量的1/3,双曲铝板和玻璃也达到1400余块。
“冰坛”不仅设备优良、造型优美,还十分具有浪漫的气氛,在西侧主干楼梯和出屋面构筑物遮挡等部位,安装有穿孔的金属栏板,当日照自然光与灯光照射到穿孔栏板上时,会向场馆内侧幕墙投影出星光,利用光影效果,营造出满天星辰的浪漫效果。
据悉,“冰坛”将承担2022年冬奥会的冰壶、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冰球等多个训练项目,竞赛和管理工作。场馆可以根据不同冰上项目的需求实现多功能场地的快速转换,看台也采用了全自动伸缩看台,最大限度的提高场馆使用效能和场地利用率。场馆共拥有标准冰场两块,场地尺寸均未31*61m,是国内第一个使用CO2跨临界系统的冰场,担负着国家对运动员夺金牌训练的重要使命。位于一层的冰场是国内首块奥运标准冰壶场地,三层的冰场则主要用于短道速滑。为了给运动员们创造良好训练环境,场馆还同时配备了体能训练、医疗康复、科研教学等设施。
“冰坛”除了是为冬奥会做准备的体育场馆,也是一座推广及冰雪运动的“运动乐园”。场馆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后,将继续作为专业运动员的训练场馆使用,同时也作为全民健身和推广冰上运动的场所,服务市民冰上运动需求。